臭豆腐发明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

134人浏览 2025-09-19 23:15:48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那时花开
    那时花开
    臭豆腐是一种特色的中国美食小吃,对于臭豆腐,很多人对它的态度基本上是喜欢的极其喜欢,不喜欢的又会格外的讨厌。主要是因为臭豆腐闻起来臭却吃起来香的奇怪口味,一直以来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谁,脑洞这么大发明了这样奇葩的饮食呢?臭豆腐发明于哪个朝代?有人说臭豆腐的创始人是王致和,也有人说是朱元璋,那么到底是谁? 谁发明了臭豆腐 有关于臭豆腐的由来,民间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其中版本之一,认为是王致和发明了臭豆腐,这背后还有段有趣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身为举人的王致和到北京赶考遗憾落第,但是因为回去的盘缠不够用了,王致和就想到自己以前有卖过豆腐,于是为了凑够路费,就在北京城卖起了豆腐。 但是豆腐经常滞销,王致和实在没办法,索性在豆腐上面撒上了食盐,然后焖在了缸里。过段时间打开缸之后,发现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了。但是煮熟之后入口的味道却格外鲜美,只不过是闻起来臭臭的。 王致和发现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如法炮制,没想到他发明的这种口感和嗅觉落差极大的臭豆腐竟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于是慢慢的王致和臭豆腐就这样名声传开了。 当然民间还有关于臭豆腐由来的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朱元璋发明了臭豆腐。朱元璋出身贫寒,小的时候以乞讨度日为生。有一天他实在是饥饿难耐了,于是便捡了人家丢弃了的豆腐,过了一遍油之后竟然意外的发现,豆腐的味道美妙而又独特。 后来朱元璋带兵打仗,还时时不忘曾经吃过的臭豆腐,于是便在全军之中大肆的推广,臭豆腐也因此流传开来了。
  • 我是小L
    我是小L
    臭豆腐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小吃,其发明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繁荣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而闻名。臭豆腐的发明与宋朝的城市化进程和食品创新密切相关。相传,臭豆腐最早是由宋朝的某位皇帝发明的,这位皇帝就是宋徽宗(1082年-1135年),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根据史书记载和宫廷传说,宋徽宗是一个酷爱美食的皇帝,他非常注重宫廷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宋徽宗在位期间,他下令将各地的特色食材和烹饪方法搜罗进宫,亲自参与研发新的菜肴。一位名叫王忠的宫廷厨师据说尝试将豆腐进行发酵处理,以增加其口感和风味。这种经过发酵的豆腐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被宋徽宗称为“臭豆腐”,并被列为宫廷的特色小吃之一。臭豆腐的发明并非来自于特定的一个朝代或者一个皇帝,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宋徽宗可以说是在宋朝时期对臭豆腐的研发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宋徽宗开始,臭豆腐逐渐传播到民间,并在不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味特点。臭豆腐已成为中国各地的传统小吃之一,并且在许多其他亚洲国家也有类似的食品。
  • 希琳
    希琳
    臭豆腐是一种中国的传统食品,其确切起源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臭豆腐可能在唐朝和晚唐时期(618-907年)产生。据传,臭豆腐起源于长安(今天的西安),当时的唐朝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以其文化、科技和饮食文化而闻名。在唐玄宗统治时期,他的皇宫东门外有一个泡腐乳的作坊,这个作坊制作出了一种被称作“泡腐乳”的食品。这种腐乳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一股浓郁的臭味,后来演变成了臭豆腐。这只是一个传说,确切的历史证据并不多。另一种说法是,臭豆腐可能起源于宋朝(960-1279年),因为宋朝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烹饪技术和食品创新。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臭豆腐的制作方法始终是将豆腐浸泡在盐水或味精中进行发酵。这种发酵过程会使豆腐获得独特的臭味和口感。尽管臭豆腐的确切起源尚未确定,但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的小吃之一,并在各个地区流传发展。无论在哪个朝代和由哪位皇帝推广,臭豆腐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 美好的一天
    美好的一天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1 1、国家规定的方便面成品水分标准为多少?小于8% 2、“烧杂烩”这道菜的由来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项羽 3、用筷子沿盘边剔面叫什么?剔尖 4、汉代,凡面制的食品统称之为什么?饼 5、正式的西餐最先上的是:菜和汤 6、“煎饼果子”是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天津 7、什么被称为百味之首?盐 8、水煮牛肉是哪个菜系的代表菜?四川菜系 9、下列哪一个是不适于孕妇的食物?酸菜 10、上海的小吃中最受人们青睐的“三主件”是什么?汤包、百叶、油面筋 11、清朝时广东“茶居”的“居”原意是什么?隐 12、取料广泛,最讲究鲜嫩和酥脆的菜系是哪一个?粤菜 13、“甜水面”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四川 14、荔枝虾球是哪个菜系的著名菜肴?粤菜 15、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哪个菜系的著名菜肴?孔府菜 16、煮面时,温水时就把面下去,比起用开水煮面,面熟得快还是慢?更快 17、拉面的作法最早始于哪里?山东 18、苏菜、浙菜刀工精细,口味浓而不腻,咸中带甜。在唐宋以后统称为什么菜?南菜 19、肥猪瘦肉脂肪含量约为多少?6.63% 20、想降低胆固醇,多吃下面哪一样事物准没错?胡萝卜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2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无意间在家里发现了几本《少儿百科知识大全》,一问妈妈才知道,原来是二年级妈妈帮我们买的,一共有五本。《少儿百科知识大全》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书。从那以后,我只要一有空或做完作业后就会读这些书。 《少儿百科知识大全》上有许多内容我都不知道,要不是读了它,我想我这辈子也不会知道的。比如说“为什么鸵鸟不会飞却跑不快?”、“为什么鸟的羽毛各种各样”、“为什么猫行走时无声无息”、“大象的祖先是谁?”…… “为什么白熊只生活在北极?”这个问题也是我在书中看见的, 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也许我还不知道白熊为什么只生活在北极,而不生活在其他地方呢?看了《少儿百科知识大全》之后我才得到了答案。原来并不是白熊只能在北极居住,它们是因为分布在各个大陆上你的猛兽,白熊才会选择在北极定居的。但是在北极居住也要有条件,一般的动物是不能再寒冷的北极生存下去的,而白熊的皮下脂肪层极厚,能够耐寒,它又是“游泳健将”,能潜入水中捕捉食物。在这些条件下白熊才能在北极定居的。 《少儿百科知识大全》是一本知识丰富的书,五本里一共包含着动物世界、昆虫王国、仿生科学、人体生理、日常科学、地理异象……相信这些你应该都不知道吧!那赶快去看《少儿百科知识大全》吧!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3 自从我四年级的时候,妈妈从城里花五十元钱给我买了一套《少儿百科知识大全》,一共五本,本数虽然少,但知识“丰富极了”。 买回来以后,我在晚上,早上都是认认真真的看,不看啊!心里还不过瘾呢!但看,也是把作业做完才看的“哩” 我那时拼音水平也算个“高级”的,不懂或不认识的就读上面“注”的拼音或查字典,请教妈妈。上面的知识,我敢保证,你有“98%你都不知道,比如“狼的.眼睛为什么会发亮?”“你知道可播放十亿年的唱片吗?”“什么是新星?”等等,还有好多好多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呢。 看《少儿百科知识大全》,我并不是所有都一一看,而是“随便”的看,但我也是说过的,我是会“认认真真”的看。 这《少儿百科知识大全》,就像我童年的另一“知己”,就像一位教我科学知识的“老师” 《少儿百科知识大全》啊!我的最爱,你给了我不知道的知识,而我现在已经几乎都知道里面的知识了。《少儿百科知识大全》啊!我由衷的告诉你:“我谢谢你”。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4 1、黄河流经于几个省? 9个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 3、苹果和玫瑰花是同一科的吗? 是,蔷薇科 4、鸟类中最小的是? 蜂鸟 5、在约-218℃(55K)时变成雪花状的固体,颜色是? 淡蓝色 6、地球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不会相撞,是因为什么原因? 太阳的引力作用 7、彩虹的顶部是什么颜色的? 红 8、以下哪个国家汽车靠左行驶? 日本 9、请问3599是? 合数 10、人体内的水份约占体重的百分比是多少? 60% 11、合成纤维混纺织物是不是容易起毛球? 是的 12、通常所说的鲸鱼是? 哺乳类 13、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14、鸭嘴兽的体温是? 不稳定的 15、哪一种维生素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E 、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出身于? 1978年 17、石油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这句话对吗? 对 18、在真空里同样为1吨重的木头和铁,在空气里哪个更重? 木头 19、地球上的风由于什么的原因不能笔直流动? 地球自转 20、一般用于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态物质的方法是? 过滤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5 1、质能方程的提出者是? 爱因斯坦 2、猕猴桃属于什么种类水果? 浆果类 3、鸡为什么要吃小石子? 帮助消化 4、以下不属于鸟类的是? 蝙蝠 5、重金属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以下那一种不是? 钠(Na) 6、圣马力诺被称为“国中之国”,它的国土被哪个国家包围? 意大利 7、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是? 脾 8、已知碳有几种同位素? 12种 9、一个苹果最甜的地方是哪个部位? 顶部 10、降雨pH小于5.6,这种雨水? 显酸性 11、蚊子的幼虫叫什么? 孑孓 12、下列哪一项不是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后果? 使气候温暖 13、从北半球看,凸出、发光的一面朝左的弯月叫? 残月 14、企鹅通常一次产卵几个? 2个 15、懒猴是的生活习性是? 昼伏夜出 16、农民常在夜晚利用黑光灯诱捕鳞翅目昆虫,这是利用昆虫的? 应激性 17、梅花鹿是我国的几级保护动物? I级 18、著名的米勒实验证明了? 在原始地球的环境下,合成氨基酸是可能的 19、对近视眼镜描述正确的是? 凹透镜 20、石竹的同属香石竹称? 康乃馨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6 1、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张乐平 2、AH---64是美国哪种军用飞机系列代号之一? 直升机 3、多吃酱油皮肤会变黑吗? 不会 4、最清洁的能源是: 太阳能 5、桃子属于什么种类水果? 核果类 6、牛、马的年轮长在: 牙齿上 7、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的是: 邱吉尔 8、黄梅戏著名演员有: 严凤英 9、急性扭伤后应立即: 冷敷 10、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是哪一个? 秦山核电站 11、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辽宁、山西 12、哪一种商店对消费者是买得越多,单位商品的价格越便宜? 仓储商场 13、18世纪德国贵族热衷于收集并定制各种树木做的"木头书",以木头做成的盒子,盒面用树皮制作,你知道盒子里面都用来装什么? 与此木头有关的如树叶,果实等 14、世界卫生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WHO 15、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 故宫 16、《白雪公主》的作者是谁? 格林兄弟 17、蝎子的毒刺长在: 腹部尖端 18、第一个排球是由什么演变的? 篮球 19、准噶尔煤田在我国的哪个省(区)? 新疆 20、货运汽车挂车: 不准载人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7 1、“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是哪一个菜系著名的菜肴徽菜 2、冰淇淋在几摄氏度时吃最爽口?0~6 3、每天吃什么食物,约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降低心脏病的罹患率?鲑鱼 4、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美称的菜系是哪一个?川菜 5、凉面是哪个地方的小吃西安 6、杭州菜是浙江菜的主流,下面哪个菜不是其代表菜?盐水鸭 7、以下哪一种不属于意大利面中的三种基本酱汁?以乳酪为底的酱汁 8、面团经水冲洗后会剩下"面筋",其主要成分是什么?蛋白质 9、“药棋面”就是最早的什么?挂面 10、天津三绝的指的是哪三样食品?麻花,包子,炸糕 11、魏晋称面条为什么?汤饼 12、哪位文学家曾写《老饕赋》中宣称“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苏轼 13、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酒精 14、哪一种水果有抗癌成份?红葡萄 15、佛跳墙原名是什么?福寿全 16、在方便面中起降低含油率,增加粘度作用的成分是什么?瓜尔豆胶 17、苏菜是我国著名菜系之一,由各个不同地方副菜系组成,其中不包括下面哪个地方?杭州 18、统一公司的英文名称为什么?President 19、下面哪一个不是江苏的风味小吃?嘉兴肉棕 20、荷叶软蒸鱼是哪个菜系的代表菜?湖南菜系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8 1、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有吃什么的习俗?芋头 2、方便面压延工序中面带的厚度是怎样的?由厚到薄 3、“萨其马”是源自我国哪个民族的食品?满族 4、传说中认为中国的酿酒始于杜康,杜康是哪个朝代的人?夏朝 5、以下哪个是正月十五的传统食品?汤圆 6、“麻辣子鸡”属于哪一菜系湘菜 7、原笼粉蒸牛肉是哪个菜系的著名菜肴?上海菜 8、对于北方的馒头,下面几种看法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可以有馅 9、热牛奶和热茶在几摄氏度左右最好喝?65 10、“改刀肉”这个名字是谁取的?道光皇帝 11、过桥米线源自哪里?云南 12、“柿子饼”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陕西 13、统一目前在大陆方便面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几?第二(晕~~还是广告) 14、文言文中“肴”是指什么?荤菜 15、用鸭、鸡、猪等熬制而成的色泽乳白的汤叫什么汤?白汤 16、喝果汁的最佳温度为多少摄氏度?10 17、“四菜一汤”的来历据说与哪位皇帝有关?朱元璋 18、烤乳猪是哪个菜系的代表菜?粤菜 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味”之一?麻 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大面食名品?兰州拉面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9 1、唐朝称面条为什么冷淘 2、热咖啡在几摄氏度左右时喝才香甜可口70 3、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哪个菜系的著名菜肴孔府菜 4、臭豆腐发明于哪个朝代清代 5、担担面是哪里的特色面四川 6、九转大肠是属于什么菜系的名菜鲁菜 7、“煎饼果子”是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天津 8、天津三绝之一的炸糕全称是什么?耳朵眼炸糕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需要的六大要素?食用碱 10、冷咖啡在几摄氏度时喝最适宜?6 11、文言文中“蔬”是指什么蔬菜 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山西面食的主要品种炸酱面 13、水晶肘子是哪个菜系的代表菜北京菜 、改刀肉是由清宫廷御膳厨师谁创建的?刘一刀 15、金陵菜是苏菜的四大风味之一,下面哪一个是其著名的菜肴?盐水鸭 16、南北朝称面条为什么?水引 17、花椒原产于哪里?中国 1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大面食名品?正确答案:兰州拉面 19、不属于八大菜系的是哪一项?上海菜 20、以下哪个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月饼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10 1、方便面在港台地区又被称为什么?速食面 2、下列蔬菜中,营养素最高的首推哪一项:白菜 3、宋代后“北食”的代表是哪一项?鲁菜 4、统一系列方便面中,不含3个料包的产品是哪一个?好劲道 5、“酥皮鸡饺”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四川 6、狗不理包子的“狗”指的是什么?人 7、以下是减肥食品的是哪一个?马铃薯 8、缺乏哪种物质时,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就会变得十迟缓,严重时会引起贫血及水肿?蛋白质 9、“肉馅面筋”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江苏 10、文昌鸡是哪个菜系的代表菜?广东菜系 11、方便面的主要成份是什么?碳水化合物 12、方便面置放于阴凉、湿气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是为了什么?避免油脂的氧化 13、“药棋面”就是最早的什么:挂面 14、统一公司方便面产品中以哪种口味产品最多?牛肉(切,又是广告题) 15、以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的菜系是什么?山东菜系 16、“柿子饼”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陕西 17、“蛋撒”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新疆 18、吃西餐时汤匙与嘴部呈多少度角较好?45 19、“水晶鸡蛋挞”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广东 20、什么面在晋中以平定县的最为著名?拉面 关于百科知识集锦11 1、凉开水在几摄氏度时,冷感最好,喝起来最解渴12~15 2、玉米的原产地是哪里?拉丁美洲 3、正式的西餐最后上的是:水果 4、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产销基地在哪里?中国 5、以下哪一个在文言文中表示汤?羹 6、对于北方的馒头,下面几种看法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可以有馅 7、鸳鸯戏飞龙是哪儿的著名菜肴?黑龙江 8、符离集烧鸡是哪个菜系的代表菜?浙菜 9、以下有关吃的歇后语中错误的是哪一个?咸菜拌豆腐——哪敢多言(盐) 10、“麻辣子鸡”属于哪一菜系?湘菜 11、方便面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其复水性,添加了什么?淀粉 12、葡萄酒的酿制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公元前6000年 13、方便面油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脱除水分 14、绍兴酒是下列哪种酒?黄酒 15、在糖水中加少量盐,尝起来会怎样?更甜 16、川菜的烹调离不开“三椒”,即哪三椒?辣椒、花椒、胡椒 17、汤圆是在哪一个节日吃的?元宵节 18、以下有关吃的歇后语错误的是哪一句:咸菜拌豆腐——那敢多言(盐) 19、阳春面又称作什么?光面 20、“碧玉干蒸麦”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广东
  • 然后i
    然后i
    福字倒贴起源于哪个朝代 1.倒贴福传说一:“福”字之所以倒贴,传说起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春节前夕,大管家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王府的大门上。有个家丁目不识丁,竟将“福”字头朝下贴上。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可这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之人,慌忙跪倒陈述:“奴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喜庆之兆。”恭亲王一听觉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到有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五十两银子,这可真是因祸得福!2.倒贴福传说二: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 "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 "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检视,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 字倒贴起源哪个朝代?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微服出访,发现有一户人家挂上花灯,花灯上是猴子手捧绣花鞋,他认为这是讽刺他的皇后马皇后是大脚,便命人用 "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检视,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 你好!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凡是在门前贴有福字的人家将免于处死。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得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贴对联起源于哪个朝代 春节贴春联的汉族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贴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回族起源于哪个朝代 大元朝 豆腐起源于哪个朝代 豆腐是古代中国劳动者的一大发明。如今豆腐已成为全球保健,养生防病, 治病的绿色食品。它用料易取,工艺独特,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被誉为“长寿”食品。关于豆腐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三口,住着一对夫妻与母亲,可惜婆婆待媳妇并不好,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让她饮用,一天婆婆要出远门两三日,当婆婆前脚一走,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但当豆浆正开锅,她满心喜悦的要舀装时,院子里竟传来了脚步声。媳妇害怕是婆婆回来了,见着会挨骂,便赶忙端起整锅刚烧好的豆浆往灶边的坛子倒。出门一看原来是丈夫回来了,于是又喜孜孜的拉着丈夫要进屋喝豆浆,哪知开启坛盖一看,豆浆竟的凝固成块了。原来坛子以前泡过酸菜,里面还有些酸汤底,因此豆浆倒进去便凝固了,小夫妻俩勉强一尝居然发现这凝固的豆浆味道不错、质嫩味美,于是为他取名“逗夫"。这样想来,“吃豆腐”的另一层含义也不难理解了-----本来就是“逗夫”嘛,只是“夫”可逗,陌生人却不能逗,陌生的女人尤其不能逗,搞不好,一巴掌过来,结结实实让你吃一记麻婆豆腐。据《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说豆腐“甘、咸、寒、有小毒”。就我来看《本草纲目》是一本有许多奇思妙想的药典,不能拿来考证豆腐的起源,但至少说明----豆腐的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从我所在的小城出发,驱车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我们的“豆腐之乡”石牌古镇,镇上90%的人家做豆腐,还有10%的人家卖豆腐。走近这镇子就有一股豆花特有的浓郁香味飘来,叫人口舌生津。这里的女子也漂亮,亮在面板上,光洁、柔冷,有豆腐的质感,看着她们的脸,叫人很想多吃几块豆腐。我曾经参观过一个较小的豆腐作坊,看到他们从石磨里磨出豆浆,放在大锅里煮开,再点浆使之凝结。真正是“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那天,我吃了两大碗刚刚做出来的豆腐老,那浓香淳朴,让人至今回味。豆腐是健康食品。多吃可降血压,防衰老;豆腐又是美容食品,据说豆腐里含有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女人多吃可以丰胸翘臀。这真是太有诱惑力了,就冲著这个功效,所有女人的餐桌上,都因该有豆腐。而且豆腐的吃法很多,既可以单独成菜,又可以作主料、辅料,或充作调料;它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可蒸可炖可煎可薰可凉拌;它可做成多种菜式,多种造型,可为冷盘、热菜、汤羹、火锅,可成卷、夹、丸、包等等还可调制成各种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独一无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远胜燕窝”,只要你喜欢,吃豆腐可吃有千种花样,吃出万般风情来。上海臭豆腐相传,臭豆腐的诞生,源于一次无心之失:豆腐没有及时推销出去而被长期遗忘在角落里,等发现时已为晚矣,本来纯洁如玉的豆腐已经彻底腐坏了。一个叫王致和的人大著胆子吃了一口。结果,啊,这一吃真是石破天惊,历史值得大书一笔:中国从此出了个臭豆腐。上海版的:清朝年间,上海市松江县有一做布匹生意的秦四,当时上海刚刚开埠,外国商人和资本进驻上海,秦四小本生意几个回合就被外国人击溃浊了本,为了湖口,学起了做豆腐。秦四用剩下的细纱布头滤豆浆,结果他做的豆腐又细又嫩又白,深受人们的喜欢,一次遇上连雨天,豆腐滞销,积存不上,秦四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和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坛口开启,腐乳做不出来,豆腐却臭气熏天。秦四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次臭豆腐用油炸,谁想竟香味扑鼻。后又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把臭豆腐做出了名,后来他干脆改行专业做起油炸臭豆腐,在后来他的后代把臭豆腐挑子,小灶油锅,改成了店铺开到繁华的城隍庙,从此生意一发不可收臭豆腐一经制成,营养成分最显著的变化是合成了大量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可以加速大脑老化程序,从而可引起老年性痴呆。除动物性食物,如肉、蛋、奶、鱼、虾含有较多维生素B12外,尤其是臭豆腐含量更高。吃些臭豆腐,对预防老年痴呆有积极作用 京剧起源于哪个朝代?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 “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又被称为“安庆徽”。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在当时北京城内,大街“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徽戏班”的挑梁演员程长庚和“汉戏班”的著名演员余三胜,为了生计,北上至京,分别加入了当时在北京的“三庆班”和“春台班”。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凭借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渊博的艺术才能,在“京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表演”之精华,融会贯通,纳为己用。他们保留了“徽戏”的激昂,“汉戏”的委婉,吸取了“昆曲”的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 “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静穆、“乱弹”的繁茂,对 “京调”进行了不间断的创造和革新,逐渐使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终于,在咸丰年间,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晋京,到京剧的诞生,。大约经历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过程。京剧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毛笔起源于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书法是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为各国人民所仰慕,它的存在无疑是得益于毛笔这种特殊的书写工具。现代毛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和竹管。在文具工厂里,毛笔的制作要经过72道工序。例如选毛就很麻烦。一只山羊身上的毛可分为19个等级,可以用来制笔的只有5种。工人们要从千千万万根羊毛、兔毛、狼毛(黄鼠狼毛)中一根一根地挑选,然后进行搭配组合。可见生产一支毛笔是多么的不容易。毛笔的品种较多。就原料和特点来看,可以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软毫的原料是山羊和野黄羊的毛,统称羊毫,写起字来柔软圆润。硬毫的原料是狠毫和山兔毛——紫毫,它们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刚劲。兼豪是软硬两种毛按比例搭配。初学写字,大多使用兼毫类毛笔。毛笔又有大小之分。最小的叫圭笔,然后是小楷、中楷、大楷……最大的笔有几十斤重,笔杆比碗口还粗,写字的人好像拿大扫帚扫马路似的。那末,品类如此繁杂的毛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传说,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蒙活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说的那种笔写战况报告,常使他感到影响思绪。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溼源源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型也显得圆润起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这就是毛笔的由来。浙江吴兴的善被镇还特意修建了“蒙恬词”,用以纪念这位制笔鼻祖 金石起源于哪个朝代 宋代金石学和考古学成为独立研究的部门,是宋代学术的一大成就。 宋代金石学、考古学发端于宋真宗时期对古铜器的研究。1000年(咸平三年),乾州获得古铜鼎一件,方形四足,上有古文21字,真宗命儒臣考证,验其款识,认为是“史信父甗”。把古代器物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还是仁宗以后的事。出现了一批对后学影响深远的金石学家和专著,当世名儒多投身其中,赵明诚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历经二十年蒐集收藏两千卷金石碑刻,整理成集撰成宋代金石学集大成之作,共三十卷.通过叙述赵氏生平及金石碑刻的蒐集整理和的成书过程,力图完整阐释在金石收藏领域的地位及其内在的史学价值. 做寿起源于哪个朝代 相传上古时候有位叫彭祖的人,是有名的老寿星,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据传他活了800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长寿之星。以当时60天为一年的所谓“小花甲”记岁方法,相当于今天的140多岁。
  • 清晰的天鹅
    清晰的天鹅
    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参考:王致和臭豆腐的来历 http://biz.ynet.com/view.jsp?oid=5321077&pageno=1
  • 乔三乔四
    乔三乔四
    说法一话说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饿得无法忍受,拾起人家丢弃的过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进嘴里,那种鲜美味道刻骨铭心。后来他当了军事统帅,军队一路胜利地打到安徽,高兴之余,命令全军共吃臭豆腐庆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终于广为流传。说法二而明代学者何日华在当时则已在著作中说,安徽黟县人喜欢在夏秋之际用盐使豆腐变色生毛,擦洗干净投入沸油中煎炸,有海中鳄鱼的味道。照这样看,无论是制法或煮法,好像都和朱元璋的版本没有什么分别。北京臭豆腐的由来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相关推荐

更多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

最新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