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什么菌发酵的有毒吗

195人浏览 2025-09-20 14:12:14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猫柒i
    猫柒i
    臭豆腐可以说是由曲霉和毛酶两种霉菌发酵的。它们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可对豆腐进行分解,发酵,同时,菌丝构成臭豆腐表面的一层膜。当然,还有其他的霉菌可用于制作臭豆腐,只是不经常使用。据说臭豆腐这道小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的工序是先制备卤水,再用卤水发酵豆腐皮,之后炸制。这里卤水的制备是最关键的,有着专门的秘方,比如这次新闻中涉及的公司法人表示他们的卤水就用到了蘑菇、虾、田螺、香辛料。
  • 懒猪宝
    懒猪宝
    臭豆腐是一种以豆腐为原料,经过发酵制作的食品,常见于中国和的街头小吃。臭豆腐的发酵主要依靠微生物,包括有益的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起到了促进食品的酸化和发酵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经过正规制作的臭豆腐是安全的食品,并且不会有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会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产生特殊的气味和风味,但这些微生物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的毒素。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条件或者使用了有害菌种,就有可能导致臭豆腐出现问题。如果食材或器具不卫生,可能会导致病原菌污染臭豆腐,从而引发食源性疾病。如果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当,可能会产生有害菌或霉菌。为了确保臭豆腐的安全性,消费者应选择可信赖的餐饮场所购买,同时确保食材和器具的卫生。食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一旦发现异味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 小气泡
    小气泡
    臭豆腐是一种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黄豆会被加入不同种类的益生菌进行发酵,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豆腐发酵产生特有的臭味和口感。正常情况下,制作臭豆腐所使用的益生菌是安全的,不会产生有毒物质。益生菌主要是通过消耗豆腐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繁殖,并产生一些酸性物质和气体,这些物质是安全的,并且有助于豆腐的口感和风味。如果制作臭豆腐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合规范的操作或者使用了有害的菌种,可能会导致臭豆腐变质或产生有害物质。如果益生菌的来源不明确或者采用了不安全的发酵方法,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在购买臭豆腐时,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或品牌,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食用臭豆腐时应注意食用新鲜的、保存良好的产品,避免食用变质或过期的食品。正常制作的臭豆腐是安全的,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但如果制作过程不规范或使用了有害菌种,臭豆腐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在选择和食用臭豆腐时应保持警惕,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 起什么名字啊
    起什么名字啊
    没有危害!霉豆腐也称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毛豆腐是将切好的豆腐块平整放在竹条上,每块之间留有间隙,设置环境温度为15℃-25℃;经过3-5天后,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的绒毛,即已乳化成熟。毛豆腐做菜很有风味。将毛豆腐每块切成3小块。锅放在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毛豆腐放入煎成两面呈黄色,待表皮起皱时,加入葱末、姜末、味精、白糖、精盐、肉汤、酱油烧烩两分种,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成。此菜外皮色黄,有虎皮条状花纹,芳香馥郁,鲜味独特。制作时油煎不可过火,否则发生焦糊现象,影响菜品的色泽和口味。
  • 夏雨悠然
    夏雨悠然
    从臭豆腐的发酵浸泡液中分离菌种,获得了2个主要菌株,初步确定为奈瑟氏菌属(球菌)和环状芽孢杆菌属(杆菌).如果是正常程序腌制的臭豆腐没有任何问题 生吃也没关系但是黑加工点的我可不敢说臭豆腐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所含营养成分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1 00 水分(克) 66.4 能量(千卡) 130 能量(千焦) 544 蛋白质(克) 11.6 脂肪(克) 7.9 碳水化合物(克) 3.9 膳食纤维(克) 0.8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1 0.2 维生素A(毫克) 20 胡萝卜素(毫克) 12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2 核黄素(毫克) 0.09 尼克酸(毫克) 0.6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9.18 a-E 0.9 (β-γ)-E 5.08 δ-E 3.2 钙(毫克) 75 磷(毫克) 126 钾(毫克) 96 钠(毫克) 2012 镁(毫克) 90 铁(毫克) 6.9 锌(毫克) 0.96 硒(微克) 0.48 铜(毫克) 0.16 锰(毫克) 0.99 碘(毫克) 0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异亮氨酸 643 亮氨酸 1120 赖氨酸 442 含硫氨基酸(T) 202 蛋氨酸 94 胱氨酸 108 芳香族氨基酸(T) 902 苯丙氨酸 528 酪氨酸 374 苏氨酸 309 色氨酸 183 缬氨酸 507 精氨酸 506 组氨酸 202 丙氨酸 651 天冬氨酸 898 谷氨酸 1345 甘氨酸 342 脯氨酸 424 丝氨酸 410
  • 冬叛缘秩讹蠢剑
    冬叛缘秩讹蠢剑
    丁香医生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的传统食品中,臭豆腐无疑是一个奇葩的存在。那种臭味足以让不喜欢的人退避三舍;而对喜欢臭豆腐的人而言,这又是人间至味。奇特的风味,加之近年来频频爆出的丑闻,很多人都再问:这臭豆腐到底是怎样一种食品?吃起来能放心吗?一、臭豆腐是一种发酵食品在不同的地区,臭豆腐的制作、加工和食用方法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臭豆腐乳即超市可以买到的那种罐装的臭豆腐乳。由豆腐进行自然发酵长出霉菌,再用盐以及香料腌渍后制成。这种臭豆腐是青色的,传说因为受到慈禧太后喜爱,被赐名「御青方」而闻名天下。其食用方式也与普通豆腐乳相同,比如用来涂馒头和大饼,或者作为稀饭粥类的佐餐小食。2、臭豆腐干在南方的臭豆腐往往不直接食用,而是作为食材进行进一步的烹饪,比如油炸、炭烤、清蒸等等。这类臭豆腐的制作比臭豆腐乳要简单,只需将豆腐放入「臭卤水」中浸泡即可。常在小吃街看到的油炸臭豆腐,原料就是这种类型的臭豆腐。不管是哪一种,其核心都是豆腐被发酵。豆腐乳采取自然发酵,以霉菌为主;豆腐干用臭卤水来发酵,其中的菌种更加复杂。二、为什么「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臭豆腐的专有特征。这并非爱好者们的夸张,而是有充分的科学基础。「闻」和「尝」是两种不同的感官体验。「闻」是挥发性小分子通过鼻腔进入,被嗅觉细胞感知的过程。而「尝」是食物在口中咀嚼时,被味蕾细胞感知,同时挥发性分子从口腔中进入鼻腔,被嗅觉细胞感知的一种综合体验。在我们体验食物时,「闻」到的分子和「尝」到的分子往往是不同的。在臭豆腐的发酵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群将豆腐的一部分蛋白质分解,生成氨以及含硫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是「闻着臭」的主要来源——对,这类物质在排泄物中也大量存在。除此以外,发酵过程中还有大量其他种类的醚类、醇类、酯类等挥发性分子生成,这就构成了臭豆腐各具特色的气味。同时,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也会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这些发酵后的产物则具有浓烈的香味。最典型的就是谷氨酸——游离的谷氨酸盐是味精和鸡精的有效成分,各种发酵的豆制品有着浓郁的鲜味,奥秘也就在于此。经过烹饪,尤其是油炸和烧烤,一方面,那些「臭味分子」充分挥发,臭味也就不浓了;另一方面,谷氨酸等氨基酸的鲜味被突出,加上氨基酸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还会进一步生成各种香味分子,于是就「吃起来香」了。三、「臭卤水」的确有安全隐患臭豆腐干的制作中,关键就是用于浸泡的「臭卤水」。不同的生产者制作臭卤水的方式不同,有的用稻草以及肉类露天放置几个月,任其腐败、发酵,获得含有各种微生物的发酵液;也有的不用肉,而用刺桐叶、野苋菜、竹笋、菜心、冬瓜、姜、花椒等植物进行发酵,这也需要八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发酵,才能获得合格的臭卤水。这些制取臭卤水的传统方式无法控制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固然可以得到发酵所需的「友好微生物」,但也无法排除对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再加上许多小作坊采用劣质原料以及污水来制作臭卤水,卫生就更无法保证了。相比之下,现代化的生产可以对臭卤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品质监控,比如监测致病细菌数量等。这样生产出来的臭豆腐,安全性就要高得多了。四、「粪水」「化学制剂」臭豆腐是真的吗?网络上会见到一些采用「粪水」或者「化学药品」来制作臭豆腐的报道。从技术角度说,单独用粪水或者化学药品都无法做出「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来。但是,不能排除有些不法商贩制作的臭豆腐具有某些风味上的不足,比如臭卤水不够臭,或者颜色不够深,就加入粪水或化学试剂来试图「优化」。或者有的不法商贩,仅仅是听说有人这干,也就去做了。五、臭豆腐还能吃吗?作为发酵豆制品的一种,规范生产的臭豆腐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在发酵中,细菌的代谢也会产生一些维生素,比如素食者很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B12,营养价值比起豆腐,甚至还有所增加。需要注意的是,臭豆腐跟其他传统食品一样,并没有统一风味标准或制作流程——这种多样化使得人们面对一块具体的臭豆腐时,很难客观地去判断它的风味是否上佳,安全卫生性是否合格。对喜欢吃臭豆腐的食客来说,购买来源明确、在政府监管之下的大企业产品——它们的安全卫生性无疑会比来源不明的路边小摊要可靠得多。答案作者:云无心丨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编辑:李坏。
  • 听听
    听听
    如今,南京、绍兴、湖北、安徽、天津、云南等地都有臭豆腐,口味和做法也随着当地的饮食习惯而不同。除了油炸之外,还有黄山的蒸臭豆腐、云南的鸭油臭豆腐、烤臭豆腐干等等。 可是你知道吗?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又会挥发大量盐基氮。 从传统的食品看,臭豆腐与其他豆制品(如豆酱、豆豉、各种腐乳)一样都是豆类发酵制品,是通过接种霉菌后,经过发酵而成的传统食品。这类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后,产生各种特殊的香味的有机酸、醇、脂、氨基酸等易於消化吸收,同时还增加了维生素B12的含量。维生素B12有促进人体造血的作用,这在一般食品中含量却极少。 现在,很多人利益熏心,不顾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传统的制作方法,采取一些化学手法,模拟出臭豆腐。有报道说,相关执法部门日前在做“臭豆腐干”的朱某的屋中发现,其制作工艺是用烧成炭的荷叶和做豆腐的沫子加入从老家带来的“臭豆腐干”汤进行发酵,后加入大料、盐和一种叫做皂矾的药浸泡一天后,就做成了。朱某说这是其老家传统的做法,每天他要做四五十斤送到城里给小吃摊位。如用硫酸亚铁可产生黑色,再加上其他的臭味物质,即可成为臭豆腐。这是相当危险的,过多的铁对人体的肝脏非常不利,而且其臭味物质可能是蛋白质的腐败而成,所以说它有致癌性是可能的。 加工点的工人透露,黑色臭豆腐上的黑色是用一种叫绿矾的东西染上去的。所谓绿矾就是指不纯的硫酸亚铁。用这种不纯的硫酸亚铁处理豆干表面并发酵,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豆干表面是黑色的原因了,而我国的《食品卫生法》是严格禁止使用化工原料的硫酸亚铁作为着色用的食品添加剂。据了解,在北京流行的油炸臭豆腐中,还有一种是油炸后表皮呈金黄色的臭豆腐。这种食品主要盛行于江浙一带,听一个专门制作油炸臭豆腐的大师傅讲,江南一带的臭豆腐其做法是把豆干浸在调制好的臭卤里面,经过发酵制成。京城大型的江浙餐厅多采用店内自制或者从原产地运输的方式提供原汁原味的臭豆干。但这种臭豆腐虽然不存在质量问题,但也不宜多吃。因为,臭豆腐的发酵工序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易被微生物污染。另外,臭豆腐发酵前期是用毛霉菌种,发酵后期易受其他细菌污染,其中还有致病菌。因此,臭豆腐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胃肠道疾病。建议,吃臭豆腐,最好购买正规厂家出产的;少吃臭豆腐,在吃臭豆腐时,最好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因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胺的生成。

相关推荐

更多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

最新问答

更多